大约35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学界前辈。直到今天,这位前辈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然而,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处于一种低谷状态。又过了大约5年,小平同志发表了南巡讲话,整个中国一下子活跃了起来,生机勃勃,领导层希望经济学界拿出切实的改革建议。
然而,在随后的一次座谈会上,这位前辈却讲了下面这样的话。他说,过去这几年,我很郁闷,因为郁闷,所以,没有心情做研究;现在机会来了,但每天的事情又很多,应接不暇,所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问题,做研究。于是,当上面向我们要政策建议的时候,非常惭愧,我拿不出东西来。
这些话让我非常震惊,但在震惊之余,我也收获了很重要的人生启示。这就是:人要学会应对起伏,要善于把握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低谷的时候,要多读书,多做准备,要冷静判断时势,要对自己有信心。
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不至于因为心情而失了理性。不至于坏了判断力,不至于虚度光阴。
大约15年前,我参与了清华大学MBA教育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MBA的申请人数和经济周期有很大的关系。
MBA的申请人数是反周期的,越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申请读书的人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低谷时期,机会是少的,薪资水平是下降的,读书的机会成本变得比较低。而且,在这个时候去学校里读书充电,也有助于总结在成长周期里,因为忙碌而没来得及消化的知识,没来得及思考的现象。
读书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反思过去,准备将来,一旦经济重新启动了,再出去大展宏图。
当然,这个反周期的现象,并不是在每一次周期中,都表现得完全一样。
我要特别声明,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因素,经济往下走,可MBA的申请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滑。
其中的原因,我不过多解释了。我这里只想强调:在当下的情况中,特别要冷静,去衡量全职学习是不是合适,这里面不仅有成本上的考量,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重要因素,都要考虑到。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毕竟养家糊口,还是一个刚需。
不过,虽然我不太赞成大家去脱产学习,但能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之中,特别是那些相对有时间的朋友,能不能不要像前面提到的那位长者一样,而是要乐观起来,开启慢学习和深学习的新方式,再造自己呢?我觉得,这是值得很多同学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过去的二十年,我们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住的房子是新建的,我们开的车是新造的,我们工作的公司大部分也是新设立的,甚至连我们的工作方法,都在之前闻所未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种新知识扑面而来,我们也希望不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我们的学习方式是快餐式的,囫囵吞枣。我们似乎知道了很多东西,但回头看,我们的认知能力却提高得非常有限。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很多人过去不会学习,甚至不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这里边的“学”和“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学习应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浅表层次的学习,主要是获得一些简单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叫做“见”,见识的“见”。
学习的第二个层次,涉及到对于知识的加工,涉及到深层次的逻辑分析、加工与扬弃。这个层次就是“识”,见识的“识”。
对应于孔子所说的“学”和“思”,前一个层次算是“学”,后一个层次则是“思”。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百家争鸣的时代,我认为:相比于“学”,“思”似乎更重要。
人要从水平学习,转向纵深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擅于对所听所见所学的东西,要有更深度的挖掘。
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挖掘,在人工智能即将全面到来的时代,非常重要。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第三个层次的学习能力,就是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下面,我进一步解释一下。
首先,表象层面的学习,也是我们过去熟悉的知识学习方式,往往是以观察现象、获得知识、获得信息为主的。
读书和听课都属于这个层面的内容。在这个层次的学习中,广博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对于多数知识,我们是不去加工的,特别是那些新知识和冷门知识,我们往往以为听到了,就是学到了,我们不会把这些内容带到后两个层次的加工过程中。
我习惯把这个层次的学习称为水平学习。为什么把它叫“水平学习”呢?
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学习管理学的发展史。我们从泰罗学到现在,貌似我们把新知识都学到了,貌似认知提升了。但实际上,这还是在水平的层面上做文章,我们学到的新知识虽然离现在的时间更近,属于前沿进展,但说到底,它还是浅表层次的知识。
我们知道了,固然也有收益,但我们仅仅是知其然,我们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增强。
要想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我们就必须要有意识地展开第二个层次的学习。
对所获得的那些浅表层次的信息和知识,不管是100年前的,还是现在最新的、最流行的,统统进行逻辑层面的加工。
加工的形式可能是模式识别和结构性处理,最终的目的,是要在头脑中形成有联系的知识块。
如果这么说你觉得抽象,我做个比喻。
第二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就好像是在头脑中为自己建立一个知识的收纳架,而且这个收纳架,有拒收功能。注意,我再重复一下,有拒收功能。
当一个表层信息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判断信息的价值,值不值得占有这个收纳架的空间;如果值得,它应该怎样被快速加工。
另外,这个收纳架中的结构安排,应该随着我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可以历时而变。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收纳架里面,装下了真正有价值,并且是我们独有的东西。
我自己的体会是,最开始搭建收纳架,有效的方式是系统学习一些课程。对知识体系有结构性的把握,要保证四梁八柱端端正正。
学课程,最开始都是浅表性的、碎片性的,这还是在知识的表层。但渐渐地,随着你对这门知识不再陌生了,你就要关注概念的准确意涵,关注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知识的结构。
我讲这个话,有点针对性。我们身边很多人,觉得拼命获得新知识,就是在学习。
结果呢?样样通,样样松。因为没有在任何一门课中,花过深入的功夫,建立起必要的知识架构。所以,忙活了半天,认知能力还像原来一样。
那么,怎么学会进入到更深的层次呢?我觉得,可以从学会提问入手。
首先是向自己提问,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产生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背后的基本逻辑又是什么?理论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理论的局限性是什么?
总之,只有提问,才有可能把自己带入到第二个层次的学习境界之中。
自我提问的意识,是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关键。而在自我提问之后,能够自我做答了,则意味着你已经进入到第二境界的大门之内了。这种在头脑中自问自答的过程,就是反思。
我曾听过何兆武先生的《西方思想史》课程。我记得他曾花了小半节课的时间,来解释一句话,叫做:科学是对世界的反思;哲学是对科学的反思。今天,我对于学习的这种层次论,就是受到他那段论述启发后的产物。
学习的第三个境界,我的体会是一个人不停地在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学习状态中穿梭,它的必然结果,就是认知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一直坚信:认知能力是在无形中养成的,是自我修炼的结果,而不是可以学来的。
事实上,人人都有认知能力,只是认知能力有高低之分。认知能力的高低,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提问题和发表看法时深度与清晰度来判断。
有的人一张嘴,你就知道他是一个擅于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甚至可以用“深不见底”这四个字来形容。
而另外一些人,一听就知道他在学习上没有下过苦功夫。因为后者总是希望用一个知识,打败另一个知识。他也可能很努力,但不是在迭代认知,而只是在迭代知识。
我有时会在群里潜水,看大家辩论一个问题。在有深度的群里,辩论的方式往往是不停地提供新证据和新材料。因为大家都知道对方不是傻子。
而在另外一些群里,辩论则是不停地甩观点,提高嗓门,甚至是人身攻击。这就是认知上的差距。
关于认知能力的提升,我觉得还是那句古话比较适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以后会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是讨论牛人思维方式的。作者也是个大牛人,按照他的研究,很多重要的创新,都来自于系统性的顿悟。而获得顿悟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我觉得这是对认知的最好诠释。
好,回到最初的那个话题。在低谷时期,我建议大家要从水平学习,逐渐转向垂直学习,以便切实提升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除了要关注各种各样的知识,还要强化对于知识的反思。不要过度功利,不要急于求成。
我说一句自己非常笃信的话:越是朝向认知提升的学习,往往越难以提升认知。
经济周期是不可避免的。低谷固然是坏事,但从人生的长期性来看,也是好事。它可以让我们慢下来,去反思成长周期里面发生的很多事。
过去十几年,因为互联网触达率大幅提高,知识供给过于丰富,我们不自觉地进入到快学习的状态。
现在,这股热乎劲应该已经过去了,同时,经济增长的速度也放缓了,这也许是回归正常学习状态的一次契机。
我一直以为,慢学习和深学习,是学习应有的样子。这是一种应有的学习状态,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式。
我们要相信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到来,我们要为那个时刻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