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首,获得苹果CEO库克高度赞誉,创建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立讯精密创始人王来春是如何做到的?
“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这句话是广东女首富王来春的人生信条,也是她的人生写照。
1988年,王来春是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如今,她连续两年(2022年和2023年)蝉联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名”榜首,并超过孟晚舟成为《财富》杂志“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榜首。
她白手起家,把一家从事低端制造的小代工厂做成世界500强企业。
她创办的立讯精密最早是为富士康代工生产连接器的代工厂,如今立讯精密已经成为苹果三大供应商之一,中国主流的手机厂商基本都是它的客户。除消费电子业务之外,立讯精密的业务范围还包括通信产品(是华为的金牌供应商)、汽车、医疗等领域,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精密制造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8月,立讯精密首次登上《财富》杂志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位列榜单第479位。
自2010年上市至2022年的12年间,立讯精密的营收规模从10.11亿增长到2140亿,暴涨210倍,净利润也从1.16亿增长到91.63亿,增长近80倍;市值在2020年10月曾一度超过4300亿人民币,超过全球“代工老大”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如今,立讯精密的市值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
从代工到自主研发,从低端到高端,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中国制造业打破“低端”困局并向高端智能领域转型升级的“微电影”,也是大多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那立讯精密是如何从一家小代工厂发展为中国精密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企业和企业创始人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创始人王来春的人生历程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底层出身、白手起家的王来春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选择,但她始终能在有限的选择里抓住最关键的时代机会。
1967年,王来春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一个农村家庭。在那个年代,对多数穷苦的农民家庭来说,供孩子们到高中毕业、大学毕业是很“奢侈”的一件事。王来春初中毕业便辍学,开始打工养家。1984年,王来春来到深圳,进入日本三洋在深圳蛇口的工厂打工,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制造业的代工业务。1988年10月,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富士康在内地的第一家工厂,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21岁的王来春成了富士康首批150名员工之一,还被分到了郭台铭二弟郭台强管理的部门,接触到了连接器这项业务,这也是后来立讯精密起家的业务。
由于富士康工厂地处偏僻,条件艰苦,很多工人都被这样的环境劝退了,而王来春一做就是10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勤奋好学的王来春从一名流水线上的打工妹晋升为工厂课长,管理数千员工。课长是当时中国大陆员工在富士康的最高级别。
在一些追求稳定的打工人看来,当时的王来春已经算成功了。但王来春有自己的想法。在工作中,王来春还学习到了很多的生产技术和业务知识,了解到了代工行业大有发展。当时中国正深入市场经济改革,深圳因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很多来自台湾香港日本的代加工业务。很多工人纷纷辞职自己创业单干。
此时王来春已经显露出成为一名企业家的特质。企业家总是将变化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王来春看到了时代趋势,果断下海创业。
1999年,王来春收购了香港一家电子产品代加工公司——立讯,专做连接器的代工生产,主要业务来源是富士康的额外订单。2001年,立讯把所生产的连接器产品通过富士康的加工组装应用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3C电子产品,积累了一些客户资源。在此期间,王来春还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清华大学深圳的研究生院。
2004年,王来春回到深圳,通过香港立讯投资创立了立讯精密公司,开始在深圳的创业。
回顾立讯精密自2004年创立至今的近二十年发展历程,王来春做对了三个战略决策,让立讯精密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今天。
2004年-2010年,“去富士康”,转向自主生产研发
在这一阶段,立讯精密的一半利润都是来自第一大客户富士康的代工订单。王来春意识到,做代工并非长久之计,她决定转向自主生产研发。之后几年里,立讯精密在制造和工程工艺上不断趋于完善,并向高端产品线迈进。
2007年,立讯精密推出台式电脑连接线的自主品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富士康订单骤减,立讯精密的收益也随之向下波动。王来春开始把业务重心调整为自主生产的连接器,立讯精密成为联想、华硕、同方、方正的供应商。
从2007年至2009年,立讯精密向富士康销售产品的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7.73%、56.46%、45.38%。到了2010年上半年,富士康业务营收的占比降低到了16.81%。
2010年,立讯精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是富港电子,其实控人是王来春曾经的领导,郭台铭的二弟郭台强。2013年,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名单里已经不见富港电子。显然,虽然富士康依然是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但其影响力正在削减。
2011年-2017年,“杀进”苹果产业链,成为“果链”龙头企业之一
2011年,立讯精密斥资5.8亿收购了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60%的股权。2014年,立讯精密又收购了剩余40%的股权,使昆山联滔成为立讯精密的全资子公司。昆山联滔是苹果MacBook电脑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借此,立讯精密开始打入苹果供应链,相继获得了iPad内部线、MacBook电源线、Apple Wacth无线充电/表带、MacBook Type-C以及iPhone转接头等连接器订单。
2012年,王来春提出“要把产业链拉宽,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更健康”。之后,立讯精密大力投入生产研发,保持高工艺、高良品率,并通过并购切入苹果的其他核心组件领域,比如无线充电、声学器件、软板、线性马达和摄像头模组等手机组件领域,具备了整机制造能力。
2016年,立讯精密并购了专攻声学技术的苏州美特,切入苹果的声学供应链,一年后,立讯精密开始为AirPods提供系统级组装服务。
最初AirPods的独家代工厂商是英业达,但是英业达的良品率仅在50%左右,导致供货延迟。2017年7月,苹果开始将部分AirPods订单交由立讯精密来生产。王来春拿到订单后,亲自带科研团队努力测试打磨,使其整体良率达到近100%,还把AirPods的用户发货周期缩短到3天,保证极高的交付水准。王来春后来回忆说,当时他们“5月开始架线,7月顺利出货,11月完成出货100万台”。
自此,立讯精密成为AirPods的第一大供应商。2017年12月,库克专程到立讯精密的昆山工厂参观,并特意发了一条微博,给予了立讯精密与王来春高度的赞誉。2019年,苹果推出的新款降噪蓝牙耳机AirPods Pro,全部由立讯精密代工生产。
在AirPods上收获成功以后,王来春继续通过收购拉宽消费电子的产业链,横向布局苹果的其他核心组件。
•2020年7月,立讯精密收购江苏纬创和昆山纬新,切入苹果手机组装业务。
•2020年12月,立讯精密收购高伟电子45%股权,成功进入苹果手机CCM组装领域。
•2021年1月,立讯精密收购日铠50%股权切入苹果金属结构件及手机Top Module供应链。
从2017年至今,立讯精密相继负责生产的苹果产品包括手机iPhone、手表Apple Watch、耳机AirPods/AirPods Pro和头显Apple Vision Pro等。
苹果取代富士康成为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让立讯精密的业绩攀上了新高峰。
2011年,刚加入苹果产业链的立讯精密,实现营业收入25.56亿元,净利润2.57亿元。到2022年,立讯精密实现营业收入2140.28亿元,净利润91.63亿元,11年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约83倍和35倍。截至2022年,苹果的销售金额占立讯精密销售总额的比例高达73.28%。
“傍上”苹果让立讯精密的业绩翻倍,但在消费电子行业里,代工厂赚取的是微薄的利润。2015年,立讯精密的毛利率为22.88%,净利率为11.16%。之后,其毛利率保持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的毛利率只有11.80%,净利率也下滑至5.31%,仅是2015年两项数据的一半。
不断下滑的毛利率以及净利率,让王来春早就意识到,立讯精密需要第二增长曲线。
2018年-2023年,“去苹果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2004年,当王来春决定从代工生产转向自主生产研发时,立讯精密就已经开始业务多元化。
2007年,立讯精密推出台式电脑连接器的自主品牌时,也同步推出了汽车连接器,进入了汽车零部件领域。2007年,立讯精密推出的汽车连接器得到了国际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龙头厂商德尔福的认可。2010年,立讯精密通过德尔福进入福特汽车的定点项目,其产品应用在车载娱乐系统上,主要包括USB、RCA音频连接器等。之后,立讯精密持续布局汽车零部件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王来春也加速了对汽车领域的布局。2018年,立讯精密收购了四大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巨头之一的采埃孚下属公司,正式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领域。2022年2月,立讯精密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成为奇瑞控股集团的第三大股东,与奇瑞集团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ODM整车研发及制造。同年,立讯精密还以11亿元收购了汇聚科技,加码布局通信、汽车行业的连接线缆业务。
进入苹果供应链的2011年,立讯精密还以7500万元收购了科尔通实业75%的股权,成了华为通信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之后,立讯精密持续在通信行业布局。
2021年,立讯精密的业务版图包括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王来春决定把汽车业务和通信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业务。
她判断,“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不遇的机遇。但术业有专攻,立讯精密不会自己造整车,因为毕竟汽车零部件与消费品零部件是完全不同的赛道。”立讯精密从汽车零部件切入,其定位是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王来春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目前全球前十位的Tier1中没有一家来自中国,立讯精密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为了更好地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业务,2022年,王来春在股东大会上明确提出“三个5年”的战略规划:
•第一个5年,立讯精密的主要成长还是在消费电子市场,但同时在通信和汽车板块有很多工作要做,相信在第一个5年末,消费电子以外的市场应该会有比较好的贡献。
•第二个5年,消费电子之外的市场的贡献会更明显。
•第三个5年,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业务能进入全球前10。
根据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的数据来看,王来春的战略规划正在一步步执行中。
2023年10月,立讯精密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的消费性电子业务同比增长18.46%,增速相较往年大幅放缓。对比2020年-2022年的年中财报,消费性电子业务同比增幅分别为86.56%、29.96%及73.15%。而且,消费电子的毛利有所下滑,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仅为9.51%,同比下滑2个百分点,这也是该业务的毛利率自2016年以来首次降至10%以下。
相比之下,立讯精密的第二增长曲线业务的增速明显上涨。2023年上半年,汽车和通信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3.43亿元,同比增长62.35%。
回顾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不得不说,立讯精密能从一家代工厂成为中国精密制造企业的代表,王来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是一个必要条件。她是如何具备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从她的创业思考中,或许能找到一些解答。
《砺石商业评论》专门梳理了王来春的公开采访报道,从中总结了她自1999年创业至今的50条商业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读懂她的创业心路历程,走进她的内心商业世界。
01
关于人生选择
1.我相信那句话,“能与凤凰同飞的,必是俊鸟”。
2.女性跟男性在职业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别。用我儿子的一句话来讲,他说,“妈妈你是一个雌雄共体”。既要有强势的一面,也要有母爱的一面。
3.(小时候她做手工赚学杂费)没有觉得辛苦……如果没有小时候的经历,我或许也觉得很苦,也可能坚持不到今天。
4.创业的源动力就是改善生活。因为每一个比较辛苦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创业还是想改善家庭的物质生活。
5.许多人都是混日子的态度去工作,而我没有混过一天日子。工作以外,学习成为每天第二职业,我觉得学习无处不在。(王来春谈及早年在富士康打工十年的经历)
6.一路走到现在,我觉得更多是一份责任。现阶段已经不是“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更多是公司需要我做什么。
7.我不后悔当初创业的决定。但是,如果现在的大环境下让我创业,我可能不敢创业。因为这个环境跟以前环境不一样。现在这个环境,不是一些“小虾米”能做起来的。
8.不能说“我成功了”,只能说,在每个阶段我都有努力去做到不要留下遗憾。(2022年王来春接受媒体采访)
02
关于创业维艰
9.我很幸运能够进入三洋,这是当时深圳第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当初,我只是一个农村出来的黄毛丫头。进入三洋后,我第一次见识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以及现代化的电子制造业,心里非常兴奋。(1984年,王来春进入了日本三洋位于深圳蛇口的第一家工厂打工)
10.企业的价值是长跑,不是短跑,要拿成绩来证明自己。
11.与乞丐抢生意,自己也会变成乞丐。
12.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不是短期的得与失,而是长期伴随企业的能力和价值。
13.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并且要对行业有敬畏之心。
14.代工厂的形容是贬低,我们是方案的解决商。(2023年5月,王来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15.自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很清楚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和定位。我们做的是To B的生意,是客户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和最顶尖的企业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16.2008年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欧美客户认为我们公司没有上市,而他们都是上市公司,所以显得“门不当户不对”。我们从那时决定准备IPO。当时公司并不缺钱,也不清楚IPO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压力和动力又在哪儿?只是纯粹为了满足客户的要求。
17.现在我们90%都是海外客户,再加上有外移等杂音的影响,大环境是动态的,我们也说不准(股价),但我们作为全球化的企业,要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出来,在交流的时候,做更好的交流,(让外界)充分判断。(2023年5月,王来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18.在行业下滑和同行纷纷负增长的背景下,立讯精密依然有良好的表现,(股价表现)我们是有点委屈的,立讯相信市场会给出理性的回馈。(2023年5月,王来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19.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制造业企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聚焦主业,通过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将主业做精做强,并借助稳健的主业持续哺育前瞻性产业,以奠定企业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二是遵循市场规律,贴合市场实际需要,开展有实效性、高质量的创新,减少创新的盲目性,从根源上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让创新成为企业高质量成长的“推进器”。
20.2017年1月,正值农历新年,团队接到苹果的需求,紧急评估生产报价需求以及相关准备,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么小而复杂的系统组装产品。苹果方面前期安排了规划、品质、工程等团队与我们进行了多日的深度交流,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我们最终拿下了专案。5月开始架线,7月顺利出货,11月完成出货100万台。(2023年9月,王来春谈及与苹果初次合作,生产AirPod的过程)
21.(并购时)除了通过尽职调查能够发现的各项问题外,我们更注重去发现“看不见的东西”。如果是我们想要的市场补充、客户补充、产品补充、技术补充,我们会主动出击。可能会有一些公认很好的标的,但是它背后存在的问题点可能不是公司目前能够解决的,我们会谨慎。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关键是看匹配度。(王春来接受采访谈及立讯精密的多次并购)
22.立讯精密是一家具有狼性精神、有干劲的民营企业,犹如游击队一样,具有快速应变的能力和进取心。同时,还有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核心员工,能啃下各种难啃的骨头和各种老大难的产品问题。
23.我们的客户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我们已经树立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维,也为未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4.从成立至今,立讯精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使我深刻感受到,企业乃至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二字。唯有重视创新,才能在核心技术面前掌握主动权,规避“卡脖子”的风险,企业未来发展的步伐才能走得更踏实。
03
关于战略决策
25.一个优质企业,是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26.从企业发展来看,把产业链拉宽,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更健康。
27.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2023年9月,王来春接受媒体采访)
28.往往5年、10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从前是多么的短视,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做规划的重要性。不同的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短、中、长期”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定义。(从2012年开始,王来春逐渐理解企业必须制定“短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29.我们作为消费电子的零部件厂商,跨到同样是服务性质的通信、汽车和医疗领域,事实上,从经营性质、服务性质上看,这是相通的。(2022年,王来春接受媒体专访)
30.智能电动车是中国汽车人百年不遇的机会。我们作为零部件厂商,也看到汽车产业界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的前100大企业中,没有几家是中国企业。我们希望未来能成为全球汽车业Tier1前10大企业的一家。
31.10年后单一客户对立讯精密(业绩贡献)不超过三分之一。(2022年年中,王来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32.目前立讯精密仅有3%产品走进全球行业的“无人区”,这些产品净利率均远超公司平均水平。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的20年,推动30%的产品系列进入全球行业“无人区”。(2023年2月,王来春在广东省工商联召开的誓师大会上的发言)
33.希望10年后,大家提到立讯精密的时候,不仅会想到它是消费电子品牌的核心供应商,还能想到它是众多汽车品牌客户的Tier1供应商。
34.汽车产业业绩落地给公司带来帮助,起码要3~5年时间。
35.一部车,我们能供应的部件,线束、连接器、屏幕、智能座舱、周边产品等在3-4万元,我们目前交车的价值在1.3万元左右。未来3年,立讯汽车业务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50%。(2023年5月,王来春在公司股东大会上的发言)
36.对于我国汽车产业,我认为将会有两点变化:
其一,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逐步发展及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相信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支持国货。
其二,自主品牌借助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持续加强海外市场的拓展,在市占率方面将迎来更大突破。
这二者对于长期服务车企的Tier1厂商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023年4月28日,王来春在一次会议中提到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
37.立讯在汽车业务上不是在等待商业机会,而是在等待团队的成长。因为汽车的Tier1团队培育与消费电子不同,无论是技术的储备还是人员的培养,周期会更长,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铸就在产品及业务上的护城河。(2023年4月28日,王来春在一次会议中解释立讯精密的汽车产品未来1-2年的展望及规划)
38.经营企业二十年,我非常清楚,企业要想冲破发展的天花板,出路就在于创新,无论在材料、工艺还是制程上,都应该从替客户和消费者解决痛点的角度,深度思考、沙盘推演,前瞻性地去预研和探索,提前投入、保持定力,方能收获未来。
39.中国制造业及“卫星服务商”有着沉淀多年的坚实基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业链有能力与全球头部产业链较量,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多机会。(2023年9月,王来春接受媒体采访)
40.作为电子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面临不同的市场变化和困难,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去平衡“绿色”与“效益”的关系,尽管采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成本在开始时,可能会比传统能源高,但我们坚定认为这是绿色转型必经之路,并且从长远来看,能为企业带来正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04
关于企业管理
41.我的公司从刚建厂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近万人,虽然期间经历过许多挫折,但我坚持用在富士康学到的一套管理模式来经营,事实证明它是正确的。
42.(从富士康学到的)派驻干部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言传身教的工作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经常把郭总裁(郭台铭)的名言讲解给员工听,让员工感受富士康文化。
43.我依然记得,2011年接到苹果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时,公司只有500名员工在服务苹果客户。现如今,像在今年的高峰期,公司全球整体员工规模已超过34万人。(2023年9月,王来春介绍采访)
44.多年前,我也是从一名基层员工做起,十分清楚员工在职业生涯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所需的资源,因此在公司内部,我们为员工构建了“理论+实践”的职业教育方法论体系。在这方面,苹果的供应商发展基金也为公司带来了很多的优质资源,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员工教育发展体系。
45.立讯之所以能在一些细分领域走得更快更远,不是因为我们天赋异禀,而是我们比过去更努力、比同业更进取,我们从来不躺平。(2023年初,王来春在一次交流会中谈及公司发展)
46.客户想到的,我们能做到;客户没想到的,我们也能帮他想到。
47.我们常常使用沙盘推演,以便快速且全面地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比如,“客户现在及将来的供应链到底存在什么痛点?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客户要选择你?我们能满足客户什么需求?将来还能满足客户什么需求?在这个赛道里其他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
48.没有所谓的“对手”,对我和立讯精密来说,更多的是向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学习。(2022年,王来春接受媒体专访)
49.企业跟产品没有具体的关系,但是跟经营哲学是有关系的。对我这个位子上的人来讲,需要学习很多的经营哲学。(2022年,王来春接受媒体专访)
50.从最初创业的积累财富,逐渐到公司的健康发展,到社会责任到团队的照顾,每个阶段的挑战不一样。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如何克服短视的想法,从长远的发展去思考,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2022年,王来春接受媒体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