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及餐饮零售等业态迎来政策利好
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市场主体,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
工业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中起着骨干支撑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领域助企纾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制造业;强调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要针对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等特殊困难行业,研究精准帮扶措施。日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工业政策》)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服务业政策》),工业和服务业迎来多项政策利好。
政策推动振作工业经济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在近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工业政策》一共18项具体内容,其着力点是进一步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来讲有5个方面:一是财政税费政策,包括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等4项内容。二是金融信贷政策,包括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增加小微企业贷款、落实煤电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政策等3项内容。三是保供稳价政策,包括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做好初级产品保供稳价等2项内容。四是投资和外贸外资政策,包括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稳外贸、鼓励制造业引进外资等6项内容。五是用地、用能和环境政策,包括保障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土地供应、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分级分区管理等3项内容。
事实上,去年三季度,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为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会同相关方面,对振作工业经济运行进行了动员部署,于去年12月出台了《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去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赵辰昕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成效在不断显现。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监测和分析当中也发现,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还不是很牢固,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来继续推动振作。“《工业政策》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推出一批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要解决‘怎么来支持’。”
——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增强市场信心,提振发展预期。据介绍,此次更多是聚焦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等方面,通过这些政策,确保市场主体在一季度就能够尽快享受到相关政策红利,稳定大企业生产经营,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活力,稳定传统产业的外需市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让企业振作起来,并持续不断地增强发展后劲。“投资是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牛鼻子’,要切实发挥好投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一直强调,不搞大水漫灌,要避免一哄而上,防止出现新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实现高质量发展。”赵辰昕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推动国家重大部署的落实,指导推动地方加大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对“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确定的产业领域重大项目,会按照文件要求,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务求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要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引导资本投向,结合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做好重大项目储备,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结构优化,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此外,针对去年以来,工业领域的部分行业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企业利润下降等问题,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今年,财政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出有利于工业经济稳定的政策,适当靠前、提升效能,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如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包括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等。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助力市场主体平稳运行。包括实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资金等。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也表示,税务部门将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采取有力措施,征管配套做到“快”,宣传辅导做到“精”,享受优惠做到“简”,落实督导做到“严”,政策效应做到“明”,确保减税降费红利快速直达市场主体。例如,税务部门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依托税务系统全国统一的政策宣传辅导精准推送标签体系,主动甄别符合优惠条件的工业和服务业市场主体,“一对一”精准推送政策。持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工作机制,继续推进“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进一步简流程、简材料、简方式,力求税费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直达工业和服务业市场主体。督促各级税务机关成立政策落实工作专班,继续用好近几年税务部门探索总结的抓政策落实“短平快优九个一”工作法,对征收“过头税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到位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对骗取税费优惠的,也将严厉打击、严肃查处。
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成本压力
近期,国内疫情散发波及省份较多。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50.3%,低于上月1.7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低点。服务业属于聚集性接触性行业,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比其他行业更大。为此,《服务业政策》回应市场主体需求,出台43条纾困措施,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将发挥更大的助力作用。
具体来看,一方面,提出包括分类实施房租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10项具体内容的普惠性扶持纾困措施。另一方面,重点针对市场主体普遍反映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对各级政府严格科学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赵辰昕表示,具体来讲,是“四个精准”和“三个不得”。“四个精准”,是要建立精准监测机制、要提升精准识别能力、要强化精准管控隔离、要推广精准防护理念。“三个不得”,就是在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防疫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服务业行业的特点,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即不得突破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进行封城封区,不得非必要、不报批中断公共交通;不得非经流调、无政策依据,对餐厅、商超、景区景点、电影院及相关服务业场所等实施关停措施或者延长关停时间;不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防疫政策要求基础上,擅自增加对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措施,确有必要采取封城封区、中断交通等措施,或者在现行基础上加强疫情防控力度的,必须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后才能实施。同时,为解决疫情防控中的“层层加码”问题,又专门提出,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本地区疫情防控措施的总体要求,建立疫情防控措施“层层加码”问题反映、核实、纠正专项工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业政策》还提出针对性扶持纾困措施。赵辰昕介绍,《服务业政策》针对餐饮业提出了多项措施,包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餐饮企业免费开展员工定期核酸检测,对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2022年原则上应给予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餐饮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餐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餐饮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续保续贷;鼓励保险机构优化产品和服务,扩大因疫情导致餐饮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的覆盖面,提升理赔效率,提高对餐饮企业的保障程度;鼓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老年人助餐服务给予适当支持;不得强制餐饮企业给予配套优惠措施等。
针对零售业,提出中央财政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支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一个上行(农产品上行)”和“三个下沉(供应链下沉、物流配送下沉、商品和服务下沉)”;中央财政继续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等6项措施。“这次《服务业政策》措施的政策着力点是针对服务业行业面临的特殊困难,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的呼吁和关切,就是要切实缓解服务业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赵辰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