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集库GCOOP正以行业“野蛮人”姿态谋划进军中国直销市场,其间似乎缺乏对中国直销监管政策的必要敬畏。
“买满500BV产品就能成为经销商,信息直接录入韩国直销系统,早加入早排点位!”一名自称集库GCOOP会员的网友告诉《知识经济》记者,来自韩国的直销公司集库GCOOP在中国台湾试水成功后,已经进入中国大陆,将于2021年12月正式开通会员注册通道,以直销模式运作市场。
记者查询了解到,集库GCOOP成立于韩国,老板徐正勋做技术研发出身,经过几年发展,目前集库GCOOP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韩国拥有化妆品与卫生用品代工业务,还曾释放出筹备上市的意向。
虽然所谓官方注册通道尚未开启,但已有不少人加盟运作集库项目,相关产品也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小销量。
曲折直销路
根据经销商提供的一份会议资料显示,集库GCOOP(以下简称集库)掌舵人徐正勋做技术研发出身,立志想要做一番足以惠及子孙后代的事业,卖掉已有房产在韩国全罗北道的乡下创立General Bio公司(即集库项目主体公司),开启创业生涯。
2010年,弱化原来的生物科技公司属性,徐正勋将企业向社会服务型企业进行转型,在此过程中他不断引入新的技术人才,扩充研发和生产规模,并尝试进一步为相关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徐正勋曾公开表示,了解到直销这一模式的优势后,他花费很长一段时间跑遍韩国各大直销公司,深入各大直销公司线下会议活动收集资料,购买了韩国几乎所有直销公司的产品。分析与学习各直销公司的生存现状与发展优势后,徐正勋开始踏入直销行业,正式以直销模式运作市场。
2015年是集库在韩国业绩爆发的一年,大量会员的涌入让徐正勋尝到了直销的甜头,更是在2015年12月创造出单月业绩神话。然而原有的奖励模式逐渐在发展中显露出短板,经历了短暂的业绩增长后,2016年集库业绩跌入低谷,大量经销商赚得一笔收入后迅速离开,集库市场后继无力。
截至2017年,集库在韩国本土的月业绩为3500万人民币左右(据发稿时汇率换算,与当年实际情况有出入)。
2018年,徐正勋的管理团队和市场领导团队融入了新鲜血液,给原本几乎要停盘的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徐正勋依靠前几年拓展出的海外板块,制定了“全球一张网”的发展策略,全球各大市场分公司有机互助又同担风险,加之新的市场团队加入,集库业绩终于有所回升。
但是好景不长。坊间传言,新加入集库的大多数团队和经销商来自其他直销公司,其中不少是集库通过“挖角”等各种手段争取而来,这种行为很快引起了行业不满,舆情也负面丛生。对此,徐正勋表示:“你对我的企业和团队有意见,那我就做出和你们公司一模一样的产品,再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卖出,看谁干得过谁。”
据徐正勋所说,2020年,集库在韩国本土拥有12.4万会员。
瞄准中国市场
在2020年的一次演讲中,徐正勋表示集库已经开设9家海外分公司,拥有化妆品、生活日用品、卫生用品等多条生产线,还在筹划开辟注射类医美产品生产线。
在徐正勋提到的“全球一张网”战略中,中国直销市场是他们早就瞄准的一片蓝海。2016年,集库以跨境电商形式进入中国大陆,产品常见于朋友圈、小红书等分享平台,经过几年的铺垫,集库决定在2021年12月正式开通注册通道。经销商介绍,中国大陆市场将沿用集库此前在中国台湾的直销奖金制度。
集库设置了对碰奖、推荐奖、团队奖和级别奖励。
根据一份经销商出示的集库招商资料,集库将消费会员分为“Beginner”、“Member”、“GBO”以及“STAR”四种类型,根据消费BV不同划分。普通消费者不享受任何奖励;购买特定产品产生BV值升级为Member,享受推荐奖励;购物满50BV升级为GBO,在享受推荐奖励的基础上还有团队计酬奖励;购物满500BV享受上述奖励的同时,将享有推荐领导奖励和晋升奖励。
经销商告诉记者:“趁现在还没开通注册通道,抓紧时间成为经销商(即STAR),能享受到多重奖励,还有利于后续快速发展团队。”
经销商所说的多重奖励,其实就是集库基于直销双轨制的一种奖励机制,也正是这个奖励机制,让集库在韩国市场迅速扩张。
集库为经销商设置了12%的对碰奖励,10%的推荐奖励,且没有次数和人数限制。
团队奖励是指经销商分别可以从推荐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消费BV中获得15%、10%、5%的奖励,前提条件是参与者必须保持每月定额消费,小边业绩只享受12%奖励,周封顶12万元,没有其他限制。
晋升奖励则设置了青铜、银、金、蓝宝石、红宝石、钻石、蓝钻、红钻、皇家、皇冠多个职级奖励,每个职级在完成对碰后,根据推荐人数和层数可以享受相应晋升,而晋升则意味着返利奖励。
有集库经销商告诉本刊记者,集库中国官网12月份开放注册,注册个人消费者不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也不需要承诺消费;但要成为集库经销商则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并需在集库官网购买满500BV(约人民币6000元)的产品才能获得入门资格,拥有按照奖金制度获得报酬的权利。
“野蛮人”入侵
据本刊记者调查了解,集库目前在中国市场暗潮涌动,很多经销商正在抓紧开业前的最后时间“招兵买马”,称“正式开业前是我们最后的黄金机会!”
在中国市场,集库经销商们沿用了在韩国市场一样的“捷径”战略——直接在其他直销或准直销企业经销商队伍中挖墙脚,主要以制度优势和即将开业的噱头打动对方。这种“野蛮人”战略让集库在韩国和世界其它新市场屡试不爽。
这些集库的经销商们并不忌讳公开谈论公司的直销制度,并制作了各种与其他公司的奖金制度或产品功能、价格的对比材料,以游说对方的加入。看起来,集库并不在意中国官方对直销行业的严格监管,但很明显这将为该公司未来发展埋下涉传隐患。
记者查询了解到,集库在中国的运营方为青岛杰纳勒尔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纳勒尔),注册成立于2016年,为外国法人独资企业,注册资金为60万美元(实缴50万美元),母公司即General Bio。
杰纳勒尔主要运营跨境商品及国内商品,产品类别包括美妆护肤类、营养保健类、生活用品以及瘦身产品,与集库韩国基本一致。本刊记者在杰纳勒尔的官方网站看到,该公司目前在售的保健食品几乎为跨境产品,国内商品则以美妆护肤品为主。
不过截至发稿,所有商品页面均显示“已售罄”,无法购买。这也许是集库在为12月即将到来的直销模式经销商注册通道正式开启做最后的准备。
按照我国《直销管理条例》的规定,企业按照直销模式经营需要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而企业申请该证件的首要标准就是夯实的企业实力——拥有8000万元以上实缴注册资本,并在中国建有工厂。但代表集库在中国运营的杰纳勒尔离这些基本标准都非常遥远。不难看出,杰纳勒尔根本没有在中国申请直销牌照的打算,只是一厢情愿觊觎中国直销市场。
因为中国直销监管制度本身存在与市场实际不匹配的缺陷,集库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其采用直销制度开拓中国市场,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缺乏诚恳面对中国直销行业监管的态度。或许,以行业“野蛮人”方式成长起来的集库尚未经历过中国直销行业的风雨,在中国的发展方式竟仍直接照搬其他国际市场的野蛮扩张战略。
中国直销发展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对监管政策的正视与敬畏是一个中国直销企业或准直销企业最基本的素养,任何无视法律法规的企业都将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并非实缴资本仅50万美元的杰纳勒尔可以承担,最终将多数压在所有中国参与者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