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页头部广告

保健品欺诈缘何屡现老年市场?

发布人:jackiyfred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21-01-26 11:37:34

随着老年消费需求的快速释放,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一些新的工具和手段“套路”老年人。1月21日,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发布2021年老年维权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涉老民事一审案件约6万件。经调查,老年市场上,老年人最易掉入保健品欺诈的陷阱,这类案件诈骗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同时,电信诈骗中老年受害者也相对较多。专家表示,由于老年人对通过现代通讯媒介实施的诈骗行为的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较弱,难以分辨新型诈骗“套路”,未来业界还需针对银发族群强化普法教育,加大新型诈骗模式的宣传讲解力度。相关部门也需在监管层面做出调整,加大对涉老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据介绍,去年,北京市各级法院共受理涉老民事一审案件6万余件,案件总量同比下降24%;行政一审案件超3000件,同比下降了约23%。从案件类型占比看,2020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合同纠纷(约49%)、继承纠纷(约13%)、物权纠纷(约10%),与2019年基本一致,合同纠纷依然是涉老侵权重点领域,包括金融理财、房产纠纷等。其中,消费欺诈、投资理财诈骗、赡养纠纷、数字鸿沟与等成为涉老侵权高风险领域。

在备受关注的老年人的财产权益案件方面,保健品诈骗、电信诈骗、旅游被骗、金融理财诈骗成为“上榜”次数较多的诈骗类型。以问题集中的保健品欺诈案件为例,报告指出,老年人最容易在购买这类商品中受骗,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较高,保健消费意愿强烈;老年人对虚假信息的辨识能力较弱,健康知识匮乏,对商家灌输的一些现代流行的健康理念、高科技的概念等虚假宣传和忽悠全盘接收;另外,老年人还容易受社群影响,跟着其他人一起购物。

报告还指出,由于老年人对通过现代通讯媒介实施的诈骗行为防范意识与防范能力普遍较弱,电信诈骗中的老年受害者也较多。这些案件均巧借各种投资理财外衣,采取高息诱惑、承诺保本,通过骗取老年人抵押房屋、签订借款合同、签订投资理财合同等方式,诈骗老年人财产。也有部分老年人想通过投资来扩大养老收益,因高息利诱而进入陷阱。

北京市老龄协会权益保护处处长尹政伟指出,老年人权益受损风险高,与其维权意识与维权能力渐弱、社会信息接收和识别能力不足、空巢独居、感情寂寞、禁不住利诱等都有关系,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目前在银发消费市场中,仍然存在家庭保护欠缺、公共保护缺位、社会保护不足的现实。

对此,中国老龄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现阶段,大部分老年人法律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维权意识不足,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没有留证意识,一旦进入维权程序,相关证据的缺乏、事件回忆和沟通都有一定难度。“未来还需针对银发族群强化普法教育,通过老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和讲解新型诈骗手段。相关部门也需加大对涉老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和监管。”党俊武直言。

  • 详情页广告
保健品欺诈缘何屡现老年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