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省日月山往西20公里,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穿过牦牛和绵羊群,能看到几间平房,这个地图没有标注的地方叫黑科村幼儿园,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
▲ 黑科村幼儿园的孩子大多来自藏区牧民家庭,最远的住在离幼儿园12公里以外
牧羊地上建起的学校
黑科村共280户人家,均以放牧为生,其中贫困户占14.6%。十多年前,现任园长索南尖措的父亲免费出借自己放牧的土地,建起村里第一所学校,在2012年,改办为如今的黑科村幼儿园。
黑科村幼儿园共有38个孩子,但除园长和炊事阿姨外,整个幼儿园能上课的只有两个老师。
幼儿园里没有自来水,园长和老师每天要去接山上引流下来的山泉,煮沸装起来给孩子们喝,课室的桌椅也是园长和老师们自己锯木头做的。索南尖措没读过书,他希望有高学历的人来当园长,但现实是,园长这个职位没有任何补贴和薪资,很难吸引其他人来无偿付出。
挨家挨户敲门,劝牧民送孩子来读书
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天气好坏和距离成为影响到孩子上学的不可抗因素。很多牧民会选择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只在6岁需要读大班的时候再把孩子送进学校。“只上大班的孩子和从小班读上来的孩子差距特别大。”黑科村幼儿园的周毛措老师表示,“如果是小班读上来的孩子,能很顺畅地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读大班的有时候你在讲什么他都听不懂。”
虽然园长没有读过书,但是他非常明白,孩子们需要学前教育。这些年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电视,也有更多人开始看到草原外的世界。索南尖措从那时开始知道,孩子如果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以后就会像自己这辈人一样,在社会上遇到巨大交流障碍。而这种交流障碍,也是导致黑科村经济条件落后的原因之一。
遇到不愿意送孩子来上学的家庭,园长和老师就去一家一户地敲门,做心理疏导。黑科村的村民们住得分散,家与家之间至少相距2到3公里,光是上门,就费去他们很多时间。
有时候放学了,牧民放牧没时间来接孩子,也只能由校长将孩子们送回去,最远的家庭在12公里以外,要翻过一个个山头。
从“听不懂”到“想当警察”
“以前教学器具很少,玩具几乎没有,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课外活动。”周毛措老师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里任教,已经是第4个年头,她很清楚这些孩子的不同,“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很封闭,很害羞,甚至有点自卑。”
2018年6月,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携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走进黑科村幼儿园,带来了崭新的图书、书架、书桌、玩具和文体用品,手把手搭起一座爱心图书室。
▲2018年无限极捐赠了爱心图书室
无限极志愿者赵香兰和王辉杰参与了“爱心图书室”的建设,今年再次来到学校,她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上次来书架上就零零散散几本书,我们和孩子讲话彼此听不太懂。这几年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在孩子们身上有直接体现,现在的孩子变得好活泼呀,我们一来都抓着我们不放。”
6岁的切羊多杰是幼儿园大班的班长,他从小班就开始在黑科村幼儿园就读,三年过去了,他成为幼儿园里为数不多能用普通话流利交流的孩子。2018年“爱心图书室”建成后,他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在看书上,看里面的画,听老师讲故事,再慢慢学上面的汉字。聊到未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多杰回答的很干脆:“警察!可威风嘞!”
随着政府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的施行,孩子们无需再交付学前三年的保育教育费和学前一年的生活费,同时拥有了相对完善的教育设施,加之爱心企业帮扶行动的展开,黑科村幼儿园争取到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学生人数从初建时的20个增加至38个。
爱心图书室不仅是幼儿园里的第一个图书室,也是村里的第一个文化设施。对于牧民园长和他的38个孩子来说,爱心图书室的意义不止是多了几本书那么简单,更是孩子们与外界沟通的一扇窗户。祝愿他们透过这扇窗,看到更远、更美好的新世界和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