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会议强调,依法严惩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0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通过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强化注册备案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有序衔接,严厉打击当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违法生产经营、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等行为。并首次提出,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保健食品消费市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接下来总局将继续贯彻落实《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持续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可见,市场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的整治力度仍然未减。
同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还有需要企业提高重视程度的事项,切莫踩中红线!
①借防控疫情之名“搭便车”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意见要求,依法严惩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规定,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
近期,疫情又有反复,保健食品特别是提高免疫力类保健食品,要尤其注意,切莫假借疫情宣传疫病防治内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
②以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食品宣传疗效、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等已经成为新一轮舆论关注和监管整治的重心。
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就明确要求禁止利用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在内的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虚假宣传行为的,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2020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下发通知,部署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保健”市场中普通商品宣称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和对商品成分、功效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
总局表示,将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严厉打击“保健”市场虚假宣传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③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
近日,媒体集中关注“婴儿润肤霜实为消毒产品,违规添加激素在业内非常普遍”的现象。“315”临近,舆论对混淆普通产品和具备特殊功能的产品将会格外关注。
2020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特殊形态或包装形式的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违规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企业应当尤其注意,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包括:
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未按规定注册、备案的特殊食品。
生产经营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非食用物质、药品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保健行业乱象的成因错综复杂,需要多部门综合施策,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看到监管部门联合行动开展了最大力度的整顿,形成整治食品、保健食品市场乱象的合力,对不法企业和违规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和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在积极的推进制度建设,努力让行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行业的一些现状是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过渡相互交织的结果,必须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时值两会“窗口期”,代表委员们都有向监管部门提出建议的权利,不妨利用这个契机,将想法反馈通过两会提案、议案反馈给有关部门。
发展中的国内保健食品行业储备着千亿级的市场机会,企业积极应变即可捕获;而构建中的世界营养健康产业孕育着万亿级的投资机遇,智者须谋定而后动。营养健康产业是保健食品行业的升级发展方向,将从特殊食品中的小门类跨越成为健康服务业的顶梁柱,每位行业同仁都有可能成为这个新产业的缔造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