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2025年度威海市优秀乡村振兴首席专家人选」,威海紫光特聘专家孙蕾教授成功获评。
威海紫光通过引入人才,持续强化无花果产业的科研与产业化能力,为区域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科研引领
夯实无花果产业技术基础
威海紫光自2007年深耕无花果产业以来,始终锚定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将人才引育与科研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引入孙蕾教授等专业人才后,公司进一步加大无花果产业科研投入力度,科研硬实力显著提升:建成 1500 平方米以上研发中心,配套 6 大课题研究室及 CNAS 检测中心,与山东大学(威海)、齐鲁产业大学、山东省林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构建深度产学研合作机制,聚焦无花果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开展联合攻关。
依托人才汇聚形成的科研合力,威海紫光在无花果领域科研成果持续涌现:无花果系列产品研发、无花果保健酒研发获威海市科技奖;无花果智能分级的随机森林算法模型构建应用及加工新产品研发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奖;特色浆果采后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8 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 5 项,其中 2 项已颁布实施,研发新产品近千个,其中无花果相关产品覆盖七大品类 60余款,为无花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基石。
产业升级
打造无花果全产业链
以科研突破为支撑,威海紫光充分挖掘崮山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与生态优势,构建 “科研 + 生产 + 展示 + 文化” 一体化的无花果全产业链生态圈。该生态圈涵盖 15000 平方米控温实验基地、20000 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及 3000 平方米主题博物馆,成功推动无花果产业实现从 “小果子” 到 “大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园区内无花果产业园、生态观光园、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协同联动,形成 “科研赋能生产、生产带动文旅” 的良性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既有效提升无花果产品附加值,又拓展了特色农业的多元价值空间,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威海紫光样本”。
助农富农
带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着眼于助农富农,威海紫光将无花果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创新实践 “公司 + 基地 + 农户” 产业联结模式。截至目前,公司在周边农村布局原料种植基地,覆盖 16 个村庄,直接带动 361 户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达 3000 余元,实现农产品从 “田间” 到 “车间” 的稳定对接。
同时,公司依托规模化种植示范园区与智能化生产车间,组建由专业人才构成的导师团队,深入农村一线为农户提供无花果种植技术指导与系统化培训,切实提升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与产业效益。此外,公司优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 36 个,真正实现 “技术助农、就业富农”,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户收入增长的双赢格局。
未来,威海紫光将持续深化人才引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聚焦无花果产业深耕细作,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模式,为威海市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企业力量。